火爆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三章 崇祯二年的崇祯上225(第1页)

龙辰接着扬声道:“朝廷为何动督师?还不是因为怕督师拥兵自重,还不是怕辽镇尾大不掉?等督师倒下了,辽镇没了领头羊,那朝廷接下来就要拿你们开刀了。要知道老朱家可是向来有杀功臣的传统,呵呵。”

道理,大家都看得明白,能当上将领的人岂会是傻瓜?督师下狱,甭管朝廷安了多少罪名,最关键的一条无非就是帝王猜忌,再说,老朱家确实对待功臣不怎么地道。上有明太祖屠戮功臣,中有于谦含冤受死,下有一心为国的督师被下狱。辽东诸将也是寒了心了,好男儿当不负国,可这国家却负了自己,那该怎么办?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祖大寿,他现在是辽东军的暂时领导者,只要他点头,大家都不会含糊,即刻提点麾下兵马杀回京师,赶跑鞑子,再向那姓龙的说的那样给那个不懂事儿的年轻皇帝来个兵谏,一定要把督师救出来不可!

祖大寿心中有了决断,再看了眼龙辰,现在,他有点明白当初督师为何会这么看重这个年轻人了,好个沙发果断的xg子,居然将自己也比了下去。

一把抓起茶杯,向地上摔去,祖大寿昂然吼道:“诸君,随我一同杀退鞑子,迎回督师。佛挡杀佛,辽东军上下一心,某要看看谁敢阻挡!”

辽东诸将也一同摔碎自己身边的茶杯,以此铭誓。

恰在此时,兵部的传令再次来到,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传信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兵部侍郎,其地位在文官中也算不低了,但居然做起了信使,足以可见朝廷对这支辽东军的重视程度,以及京师的危险局面,而且他手上更是带着督师的亲笔信。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袁崇焕规劝祖大寿带着辽东军回来保卫京师。

见身陷囹圄的督师还这般一心为国,祖大寿怆然而泣,辽东诸将皆是跪而听命,辽东军即刻回师京师。

只是,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支辽东军因为龙辰而被注入了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厉,若崇祯再像历史上那般给袁崇焕来个凌迟处死,天知道这些辽东军汉会做出什么事儿出来。

与此同时,护龙军和辽东军分开行军,辽东军火速赶往京师。两支人马互不相属,故而干脆分开,再加上龙辰也不愿意自己的护龙军受到制约,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次率军而来,定要咬下八旗军一大块肉!

……

关于袁崇焕被抓后,祖大寿的带兵出走,是袁崇焕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汉jian卖国关键的一环。

批驳袁崇焕的人无不抓住这一点,痛斥袁之人马,是袁军还是明军?是忠于袁还是忠于明?更曰:京城处于极度危急之中,皇帝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京师的百姓在满清军队的铁蹄下哀号。他们却走了,他们就是这样给袁崇焕洗涮清白的?

接着,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细节:在后金大兵压城之时,在袁崇焕在城外奋力杀退后金jg兵之时,朱由检将袁崇焕进宫,在宫中令锦衣卫将其逮捕下狱,并放出话,说袁崇焕通敌谋反被捕,余者不问。

祖大寿目睹了袁崇焕被抓的过程,似乎朱由检太过自信自己的王霸之气,或者是觉得若是再抓了祖大寿那辽东军就没人指挥了,总之崇祯很臭屁的当着祖大寿的面命人扒了袁崇焕的衣服,然后打入诏狱,却没动祖大寿。可能那时的崇祯还觉得祖大寿已经被自己吓住了,不敢有二心。

谁知祖大寿先是不露声se,等到出了京城,过了几天即刻带兵回锦州,路上碰到辽东军的主力,听说抓了袁督师,也都愤而返。

此时,beijg城四周勤王军也不在少数,可是,全都不敢进,基本是战斗力不足五的渣渣,又没有总指挥,满桂一个人又挑不起大梁,反而被后金大破数阵,损伤数万。朱由检大惊,细节这时出来了,他派人到监狱,让袁崇焕写信,召回祖大寿。

首先,说明一点,袁崇焕写这一封信,崇祯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小龙断定,这封信还是崇祯要袁崇焕写的。不然身在锦衣卫诏狱内的袁崇焕怎么可能拿到笔墨纸砚写信,又怎么可能让这封信传递出去,而且是经由兵部传讯通道给祖大寿传讯?

要知道一些重犯写个信都要被层层检查,确定没有隐患后才可发出,更别提身在锦衣卫诏狱中的袁崇焕了,那封信,定然是出自袁崇焕之手,而且定然是经过崇祯亲自审阅的,不然若督师在心里隐晦要求祖大寿来个“兵谏”什么的,那崇祯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甚至在这里小龙可以很邪恶地想象下,为了让袁崇焕写这封信,崇祯是否动了点手腕?比如,用刑,比如用袁崇焕xg命做胁迫。崇祯,可不是纯洁的小龙,他首先是个政治家。但是,小龙还是坚持认为在崇祯派人通传袁崇焕后,袁崇焕心甘情愿地给祖大寿写信,劝他们回来保卫京师。这是小龙的坚持,也是小龙的看法,我们的目光不能总那么势力,小龙还是希望在那个时代有真正的英雄,有真正的为这个民族愿意牺牲一切的英烈!

这个细节我看了很久,也想了很久,因为面临危险,就屈膝求一个通敌卖国的疑犯,这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应该做的事吗?这是一个有骨气的君主应该为的事吗?

十五年后,李自成率军打入beijg,朱由检煤山自缢。“君王死社稷”,朱由检的担当,确实令小龙佩服。比之满清时期那些个皇帝在洋人打来时逃来逃去,朱由检无疑是值得称赞的。

但小龙觉得读历史时,我们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举个例子,就是你读了一个人的记载,那件事是他自五岁时偷拿了邻居的黄瓜,然后这个人很可能就被我们这些读历史的人给定xg了。他是一个贪小便宜的小偷啊,这种人难成大器。可是这个人却在长大后参加军队,为民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历史人物也是人,他是会成长的,会变化的。我们历史读者,却往往只能记得某个历史人物的某个生命片段,然后就先入为主的将这个片段中该人物的xg格强行贯穿他的整个生命过程。

再拿韩信举例,如果韩信ri后没有追随刘邦开创一片基业,那么他当初承受的胯下之辱也不会那么令人津津乐道。我们读史书时看胯下之辱这个故事时,脑子里已经自己给自己定xg了,要知道韩信ri后可是功成名就的,那他承受胯下之辱也是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啊。可是,有可能韩信当时是真的怕了,他真的没办法,只能钻胯下了。这事儿,谁知道呢,但是我们这些读史的后人就是习惯xg这么人为了。就像如今“病态”的语文阅读理解题,请写出这段文字中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有可能一篇很正常的游记,仅因为作者之后当上了将军去抗击外敌,我们后人就认为其内思想感情是:对家国的喜爱,决心保卫国家,抗击鞑虏的不变信念。其实,那作者很可能当时只是玩了玩,纯粹的赏景罢了。

就比如朱由检,当他在煤山自缢时,他确实很有骨气,很有担当,他不逃,他要死社稷。可是十五年前呢?难道说十五年前的朱由检和十五年后的朱由检一样吗?十五年啊,足够改变一个人的xg格了,经过十五年皇位历练,朱由检才学会做一名敢担当的帝王吧。

因此,小龙认为,在崇祯二年,朱由检抓袁崇焕时,他这个皇帝骨子里还是自私没担当,且相当懦弱怕死的。

那时朱由检的为人,此时昭然若揭,在他貌似勤政为民的背后,其实不过是个贪生怕死之辈。既许袁崇焕五年平辽东之军令状,而不过一年半,因为后金绕路突袭,就分寸大失,临阵抓捕大将,信义何在?原本已经很脆弱的君臣关系,就在他这一道手令间,变成君臣交相贼的恶果。

或曰:若袁崇焕通敌是真,那可关系到国之存亡,如何能不当机立断,抓捕归案。这里,或曰的人想的很周到,却如何解释,

第一,让一个通敌卖国的人写信召回惊怒而走的袁之军队?

第二,若袁崇焕通敌卖国是真,有凭有据,那就应该立刻罗列罪状,斩首示众,再传首各营,以震军心,并威慑后金军马;如何却在大敌当前之时,把通敌重犯,关在牢中数月,不明不白,如此作为,该如何安定军心,而等到后金人马退走了,才大张旗鼓的押赴刑场,凌迟处死?若你的理由真的堂堂正正,你直接抓人痛痛快快地杀了不就了解了么。朱由检为什么不敢杀?而是关了袁崇焕半年多?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满蒙联军还没撤回去,在前线,辽东军还在和八旗军浴血·拼杀着。朱由检不敢在这时候杀袁崇焕。

他怕!是的,他很怕!

他很怕自己杀了袁崇焕之后辽东军再次撂挑子,他怕八旗军再次打过来。

然后,等到战事结束,八旗军回去了,崇祯就大张旗鼓地将袁崇焕凌迟处死。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朱由检,这样的大明,还有救么?龙辰接着扬声道:“朝廷为何动督师?还不是因为怕督师拥兵自重,还不是怕辽镇尾大不掉?等督师倒下了,辽镇没了领头羊,那朝廷接下来就要拿你们开刀了。要知道老朱家可是向来有杀功臣的传统,呵呵。”

穿书:绑定甄选系统,享反派人生  平衡传说  神主大人很忙  无限:从顶上战争开始  一见倾心:校霸女神看看我  凶兽大佬她被迫拯救世界  衍州无风云  戏精女友想翻身  皇后嫁到:陛下请俯首  钱途无量小魔妃  郁老太的吃瓜养老日常  韶华不期  史上第一农夫  锦绣红颜  京城第一风月  轻之歌物语:以风筝奏响反抗之歌  指间的黑客  随身空间:猎户相公轻点撩  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辅掌上明珠  被退婚赶出豪门,她惊艳全世界  

热门小说推荐
言灵之王

言灵之王

言灵之王简介emspemsp立志做普通高中生的陆凡,意外获得了言灵能力,从此言出法随,可以干涉因果律。他本以为会走上张口就毁天灭地的最强人生,却先开始被系统反复调教的羞耻之旅。宿主,你装逼的姿势需要更优雅!宿主,你嘴炮...

发家致富从三岁半开始

发家致富从三岁半开始

扶弟魔苟琪一朝穿成古代小女娃,谁承想这小女娃的父亲也是个扶弟魔。祖母为了让三叔的儿子读书居然想让父亲将她这个小娃许配给傻子,这怎么可能!分家!必须分家!可分家过后日子艰难,不过没关系,她有一双自带解析功能的眼睛!只要所见之物,眼睛都能通过不同颜色的雾气来提醒苟琪,并且准确解析出物体的功效。不管是水果还是药材,是疾病还是伤痛,甚至的毒物,她的眼睛都能准确的解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靠着这双眼睛,她卖药材,做吃食,甚至还能看病救人发家致富那可是指日可待了!如果您喜欢发家致富从三岁半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洪荒之昊天天帝

洪荒之昊天天帝

昊天玉帝被圣人认为是取巧成为天帝而处处刁难,后世之人携带秘宝重生成为以后三界的至尊,他该如何选择,是有所为还是成为那个处处忍让受气的玉帝大道五十,天演四九,遁去其一成仙成圣成道,之后是什么远古流传的传说为什么后来消失一万个人有一万个洪荒跟随主角,领略不一样的洪荒如果您喜欢洪荒之昊天天帝,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嫡女重生:医妃毒步天下

嫡女重生:医妃毒步天下

嫡女重生医妃毒步天下简介emspemsp关于嫡女重生医妃毒步天下白慕筱上一世眼瞎,信错妹妹,爱错男人。临死前才知道那个被她羞辱退婚的男人爱了她一辈子。重生后,白慕筱想规规矩矩的对男人好,嫁他,爱他,给他生猴子。可这个男人时时刻刻躲着她是什么鬼?说好的爱她至死不渝呢?好吧,山不就我,我就山,谁让她上辈子欠他一世痴情呢?于是王爷,王妃刚刚和人打架了,因为那人骂了您是废物。王爷,这是王妃刚送过来的西域圣果,是她刚从人手里抢过来,说要给您补身子的。王爷,免费精彩在线「po1⒏homes」...

特种岁月

特种岁月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综武侠:从小李飞刀侄子开始

综武侠:从小李飞刀侄子开始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李忘尘等等,二叔,你说咱们家的七大进士,是你,我爹,我爷爷,李秋水,李沧海,李沉舟和李淳风?李寻欢准确来说,李沉舟不算咱们李家人,只是外人借姓罢了,他要出身,李家要名气,一桩交易。李忘尘那李秋水,李沧海是李寻欢她们身在大宋,是李家大宋分家的代表,当年女扮男装得了进士。而我则算是大明李家的代表,至于大唐李家嘛李忘尘我知道了,代表是李淳风。李寻欢错,李淳风和李沉舟的情况差不多,只是攀附亲戚而已。真正的李家嫡系是当朝大唐天子李治大宋大明,其实都是大唐皇室的分支,咱们都算是皇亲国戚。李忘尘啊这李寻欢所以你李忘尘我还是不念书!唐宋明三分神州,金古黄梁温五界混乱。这是个综武侠世界。而李忘尘的故事,从小李飞刀的侄子,逍遥派的传承者,大唐皇室的选房亲戚,江湖令系统的持有者开始。如果您喜欢综武侠从小李飞刀侄子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